產品列表 / products
介質特性:氣態氮純度(如 99.999% 高純氮或工業級氮)、是否含微量水分 / 油污(空分系統通常≤-40℃露點,若存在雜質需選擇抗堵塞閥門結構);
壓力范圍:汽化器出口工作壓力(常規空分系統為 0.8-6MPa)、設計壓力(需≥1.2 倍工作壓力,閥門壓力等級需匹配)、瞬時最高壓力(如系統啟停時的壓力波動);
溫度范圍:正常工作溫度(常溫 20℃~50℃)、異常低溫工況(如汽化器冷吹時的 - 40℃、液態氮意外進入管線的 - 196℃沖擊,需確認管線是否具備低溫耐受能力,閥門需覆蓋此溫度范圍);
管線規格:公稱通徑(DN15~DN200,常見空分管線為 DN25~DN100)、管線材質(通常為 304/316L 不銹鋼,需與閥門材質兼容)、管線壁厚(如 SCH40/SCH80,影響焊接工藝選擇);
流量需求:正常工況下的氣態氮流量(m3/h)、是否需通過閥門微調流量(若需調節優先選閘閥,僅切斷則選球閥)。
現場環境勘查:確認管線安裝位置的空間尺寸(閥門及操作手柄需預留≥300mm 操作空間,避免貼近墻體、設備或高溫源)、管線走向(水平 / 垂直敷設,影響閥門安裝角度)、現有管架分布(加裝閥門后需新增管架支撐,防止管線應力集中);
安全隔離措施:加裝前需關閉汽化器出口閥門,泄壓至常壓(壓力表顯示 0MPa),通過放空閥排空管線內氮氣;用干燥氮氣(露點≤-40℃)吹掃管線 3 次(每次吹掃時間≥5 分鐘),防止空氣進入形成含氧混合物;在作業區域設置 “受限空間作業" 警示標識,配備便攜式氧含量檢測儀(確保氧含量≥19.5%)與應急通風設備。
切斷場景(主流選擇):優先選用符合 GB/T 12237 標準的低溫法蘭球閥,其優勢在于開關迅速(90° 旋轉即可實現全關 / 全開)、流阻小(全開時流道通暢,不影響氮氣輸送效率),且軟密封結構在低溫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,符合 ANSI Class VI 級密封標準。選擇時應注意采用 “雙向密封" 浮動球結構,以適配管線雙向壓力波動,避免單密封結構在反向壓力下出現泄漏。
調節場景(需流量控制):選用符合 GB/T 12234 標準的低溫法蘭閘閥,其平面閥座結構可實現流量微調,且閥桿采用 “升降式" 設計,能減少低溫下閥桿卡滯風險。使用時需注意閘閥關閉時應關嚴,避免局部節流導致閥門沖蝕。
特殊場景(小口徑 / 低壓):DN≤25 的管線可選用符合 GB/T 12221 標準的低溫針型閥,適合微量調節,但工作壓力需控制在≤4MPa 以避免閥針變形。
壓力等級:閥門公稱壓力(PN)需不低于管線設計壓力,例如管線工作壓力 0.8MPa、設計壓力 1.0MPa 時,閥門應選用 PN16(1.6MPa)及以上等級;若為空分高壓系統(工作壓力≥6MPa),則需選用 PN40/PN63 等級閥門,以確保耐壓安全。
公稱通徑:閥門通徑需與管線一致(如 DN50 管線配 DN50 閥門),禁止采用 “變徑閥門"(如 DN50 管線配 DN40 閥門),避免局部節流導致壓力損失或雜質堆積。若管線存在異徑段,需在閥門前后加裝同心異徑管,異徑管長度≥3 倍管徑,以減少流場紊亂。
管線切割與坡口:采用等離子切割(避免碳弧氣刨導致管線內壁滲碳)切斷管線,切割面垂直度偏差≤0.5mm/m;用角磨機打磨坡口(角度 30°~35°,鈍邊厚度 1~2mm),去除氧化皮與油污,并用無水乙醇清潔坡口表面;
閥門檢查與預冷:開箱檢查閥門外觀(無變形、劃痕),核對出廠合格證(確認低溫測試報告、密封性能檢測報告);對閥門進行 “低溫預冷測試":用少量液態氮(≤50mL)倒入閥體腔室,靜置 10 分鐘后檢查密封件是否收縮泄漏(用肥皂水涂抹法蘭密封面,無氣泡為合格),預冷后自然恢復至常溫再安裝(避免溫差過大導致閥體變形);
密封墊片選型:法蘭連接采用金屬包覆墊片(內層為 PTFE,外層為 304 不銹鋼,耐 - 200℃~200℃)或柔性石墨復合墊片(帶不銹鋼骨架,適用于壓力≥4MPa 場景),禁止使用普通橡膠墊片;墊片尺寸需與法蘭密封面匹配(如 RF 法蘭配 RF 墊片),厚度 3~5mm(確保壓縮量充足)。
安裝方向與對齊:球閥需確認流向標識(若有),無標識時可雙向安裝;閘閥需垂直安裝(閥桿朝上,避免積液導致低溫腐蝕);閥門法蘭與管線法蘭需同軸對齊(偏差≤0.1mm,間隙均勻),禁止強制對口(防止閥體承受額外應力);
螺栓緊固:采用 “對角分次緊固法",使用扭矩扳手按廠家規定力矩緊固(如 DN50 PN16 閥門,螺栓扭矩 50~80N?m),分 3 次緊固( 50% 力矩、二次 80%、三次 100%);螺栓選用 304L 不銹鋼材質(符合 GB/T 5782 標準),涂抹低溫抗咬合劑(如銅基潤滑脂,防止低溫下螺栓銹蝕卡死);
管線支撐調整:加裝閥門后,在閥門兩端≤1.5 倍管徑處新增管架(如滑動管架,適配管線熱脹冷縮),管架材質與管線兼容(304 不銹鋼);若管線為垂直敷設,需在閥門下方加裝承重管架(承載閥門與管線重量,避免閥門法蘭受力)。
低溫防護:操作人員穿戴耐低溫手套(耐 - 200℃丁腈橡膠材質)、護目鏡,避免直接接觸低溫閥門或管線;安裝區域鋪設防滑墊(防止液氮泄漏導致地面結冰滑倒);
應急處理:現場準備 50℃~60℃溫水(用于解凍凍住的閥門或管線,禁止明火烘烤)、急救箱(含凍傷藥膏);若發生氮氣泄漏,立即開啟通風設備,人員撤離至上風向,待泄漏控制后再處理。
測試介質與壓力:采用干燥氮氣(露點≤-40℃)作為測試介質,緩慢升壓至管線設計壓力的 1.05 倍(如設計壓力 1.0MPa,測試壓力 1.05MPa),保壓 30 分鐘;
泄漏檢測:用肥皂水涂抹閥門法蘭密封面、閥桿密封處、閥體接口,觀察是否產生氣泡(允許泄漏率≤1×10??Pa?m3/s,符合 GB/T 4213 標準);若發現泄漏,泄壓后重新緊固螺栓或更換密封墊片,直至合格。
手動操作測試:手動旋轉閥門手柄,全關 / 全開操作 3 次,記錄操作力矩(應≤廠家規定值的 120%,如 DN50 閥門操作力矩≤15N?m),確保無卡滯、異響;標記閥門 “全開"“全關" 位置(用紅漆標注),方便日常操作;
流量驗證:開啟汽化器,調節閥門開度至 50%、100%,用流量計測量管線流量(與設計流量偏差應≤±5%),驗證閥門流量調節功能(僅針對閘閥 / 針型閥)。
模擬低溫工況:通過汽化器冷吹系統,向管線通入 - 40℃的低溫氮氣,穩定運行 2 小時;
性能復檢:低溫工況下再次測試氣密性(泄漏率仍需符合要求)與操作性能(無卡滯),停機后自然升溫至常溫,檢查閥門是否因溫差產生變形(法蘭密封面平整度偏差≤0.1mm)。
每日檢查:觀察閥門法蘭、閥桿處是否有氮氣泄漏(無冰霜堆積、無嘶嘶聲);檢查手柄是否完好(無斷裂、松動);記錄閥門開度與管線壓力、流量(確保無異常波動);
每周檢查:用扭矩扳手復緊法蘭螺栓(力矩為初始值的 80%,防止低溫下螺栓松動);清潔閥桿表面(用無水乙醇擦拭,去除雜質),涂抹低溫潤滑脂(如全氟聚醚潤滑脂,每季度 1 次)。
每 3 個月:解體檢查閥桿密封件(若發現老化、磨損,立即更換同型號 FFKM/PTFE 密封件);清理閥體腔室(用干燥氮氣吹掃,去除可能堆積的雜質);
每 1 年:進行全尺寸氣密性測試(同安裝后測試標準);檢查閥門內件(球體 / 閘板密封面是否有劃痕,若有需用細砂紙拋光修復,粗糙度保持 Ra≤0.8μm);校驗閥門操作力矩(若力矩增大超過 20%,需排查卡滯原因)。
低溫適配性:閥門材質與密封件均覆蓋 - 40℃~80℃工況,可應對空分系統冷吹、液態攜帶等異常低溫沖擊,降低材質脆裂或密封失效風險;
安全可靠性:氣密性測試符合 GB/T 4213 標準要求,安裝過程中的壓力隔離、氧含量監測等措施,有助于規避氮氣窒息、低溫凍傷風險;
運維便利性:閥門結構簡單、操作力矩小,日常維護無需專業設備,故障處理預案明確,有助于降低后期運維成本。
閥門選型:GB/T 12237(球閥)、GB/T 12234(閘閥)、GB/T 12224(鋼制閥門 一般要求);
安裝工藝:GB 50235(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規范)、HG/T 20225(化工金屬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);
安全要求:GB 16912(深度冷凍法生產氧氣及相關氣體安全技術規程)、AQ 3013(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通用規范)。